一、简介
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,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,是Google的Chubby一个开源的实现,是Hadoop和Hbase的重要组件。
它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软件,提供的功能包括:配置维护、域名服务、分布式同步、组服务等。[摘自百度百科]
二、安装环境
Host | IP | 版本 | 端口 | Usage | OS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server.1 | 192.168.2.154 | zookeeper3.4.14 | 2181 | 1(myid) | centos7 |
server.2 | 192.168.2.155 | zookeeper3.4.14 | 2181 | 1(myid) | centos7 |
server.3 | 192.168.2.156 | zookeeper3.4.14 | 2181 | 1(myid) | centos7 |
三、安装步骤
1、下载zookeeper并解压
下载地址:http://mirror.bit.edu.cn/apache/zookeeper/
上传文件到服务器:
解压到/usr/local目录下:tar -zxvf zookeeper-3.4.14.tar.gz -C /usr/local
2、编辑配置文件
进入conf目录,cp生成一个zk能识=识别的配置文件名:zoo.cfg,如下:
3、创建data和logs存放数据和日志的文件夹
4、修改配置文件zoo.cfg:
其他两台服务器的配置和这个一样。
5、添加myid文件:
除了修改 zoo.cfg 配置文件,集群模式下还要新增一个名叫myid的文件,这个文件放在上述dataDir指定的目录下,这个文件里面就
只有一个数据,就是上图配置中server.x的这个x(1,2,3)值,zookeeper启动时会读取这个文件,拿到里面的数据与 zoo.cfg 里面
的配置信息比较从而判断到底是那个server(节点)。
6、启动节点
切换到bin目录下查看一下:
启动方法查看:
启动节点1:
同样的方法启动节点2和节点3启动后,会在当前bin目录下生成一个日志zookeeper.out,如果启动不成功里面会有错,可供排错使用。
7、查看节点状态:
当三台节点都启动完毕后可以查看他们各自在集群中的状态:
至此,zookeeper集群部署成功。排错:如果查看集群状态的时候报“Error contacting service. It is probably not running.”请检查防火墙是不是阻挡了contacting。
8、zookeeper客户端使用
使用bin目录下的客户端登录脚本:zkCli.sh
比方说:登录、查看、退出。[root@server-1 bin]# ./zkCli.sh -server 192.168.1.21:2181 //连本地节点 [root@server-1 bin]# ./zkCli.sh -server 192.168.1.21 //不带端口就采用默认2181端口 [root@server-1 bin]# ./zkCli.sh //不带参数回车默认连接本地IP和2181端口 [root@server-1 bin]# ./zkCli.sh -server 192.168.1.22 //也可以连接节点2的zk
登录后操作:
客户端连接后,用get / 命令可以发现此时只有zookeeper一项;如果此Zookeeper用于对Kafka或JStorm等提供服务
9、集群测试
这里就模拟断掉”leader”节点——3,另外两台会通过之前设定的3883这个端口来重新选举leader,结果如下: